「人人平等」 正視植牙失敗患者就醫需求
「讓知識成為一個通路,而不是障礙。」從1988年就開始涉獵植牙手術的朱裕華醫師,是台灣植牙技術發展的權威牙醫師之一。當年他看準了「植牙」將會是未來造福人類的明日之星,於是投入植牙技術的學習與研究,並且樂於分享與傳授。如今植牙普及化,也出現植牙失敗患者求助無門的狀況。朱裕華醫師認為,人人生而平等,植牙失敗患者,肯定希望自己能有健康的第三顆牙,於是有了創設植牙難症轉診中心的想法。」開始涉獵
朱裕華醫師回憶自己的求學時光,笑說讀書對自己而言不算難事,因此會輔導同學課業,在班上很樂意當「小老師」。朱裕華醫師認為人人生而平等,即使身為班長,他也不覺得自己和其他同學有什麼分別。善於助人、樂於分享是從小到大不變的人生法則。朱裕華醫師1988年在台北開業時就專精植牙治療,隔年就讀研究所進修植牙技術,他發現植牙在未來可以成為人類的第三顆牙,會是造福人類的一項重要發明,於是讀完研究所後,便飛往美國賓州大學深造。
ICRT植牙難症轉診中心-朱裕華院長看診
朱裕華醫師在賓州大學進修的時光,眼界大開,跟隨指導教授打下學術研究的基礎,在植牙技術上更加精進,並把自己所學的知識,帶到台灣的牙醫界。1995年,植牙在台灣還不普及,朱裕華醫師回台後,選擇在中山醫大任教,並且催生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(AOIT),當時他的學長建議他出來開業,何必傻傻地把商機分給大家賺,朱裕華醫師卻認為:「我只有兩隻手,能幫助的人有限;我要多培養一些人,就可以幫助到更多病患。」
台灣的醫療環境,從早期醫師說什麼,病人照著做就對了的威權式醫療,走到現在醫病之間必須共享醫療決策,朱裕華醫師認為,慢慢改變醫病資訊不平等的狀況,也能讓民眾了解到醫師並不是神,是透過科學、大數據分析等,給予病人專業的治療建議,這會是漸漸走向合理的醫病互動。
不過,朱裕華醫師也坦言,醫療要能夠持續進步,必需要有人才、有資金,才能投入研究、開發與創新。隨著植牙技術發展進步,植牙的普及化也出現植牙失敗案例,這些病人則可能陷入求醫無門的困境。朱裕華醫師看見了醫師與病人之間的憂慮:「醫師把植牙做壞了,心裡會擔心;患者可能找麻煩,醫師也會擔心;如果患者沒有回診,醫師更擔心。於是我們來幫醫師解決問題,也幫病人解決困境,因此有了植牙難症轉診中心的想法。」
朱裕華醫師說,植牙難症轉診中心就像是一個資訊平台,許多植牙專科醫師可以分享自己的臨床經驗,也許某個植牙難症就可以在其中的資訊中找出解決方案;植牙難症轉診中心也接受轉診病患,讓求醫無門的植牙失敗患者可以獲得妥善的醫療。
「只要把對的事情做好,口碑自然就會傳開了。」然而,朱裕華醫師行醫32年,曾看過許多醫病關係緊張,失去互信的案例,更有用心的牙醫師,不見得獲得病人肯定的治療結果。如同朱裕華醫師認為「人人生而平等」的理念,他透過植牙難症轉診中心的建立,創造牙醫師與病患之間的大同世界。
在朱裕華醫師的人生哲學裡,似乎沒有「藏私」這兩個字,「很多事不是為了自己而做,而是為了傳承;我巴不得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與功夫,都分享給牙醫師。」他也開玩笑說:「大家快把我的功夫都學走,這樣我就可以當一個無事人。」
-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博士
- 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碩士
-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士
- 美國賓州大學植牙輔助美容重建牙醫學專科證書
- 美國植牙贗復專科學會最高榮譽 AAIP Mastership
- 國際植牙專科醫師學會最高榮譽 ICOI Diplomate
- 國際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學會 IAOMS Fellow
- 台灣牙醫植體醫學會(TAID)-第五屆理事長
- 國際口腔種植醫師學會(ICOI Taiwan)-2017理事長
-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(AOIT)-第十屆~十一屆理事長
-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專科醫師、教育部部定講師
- 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學中心口腔外科主治醫師
- 前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兼任主治醫師
- 前公保中心牙科兼任主治醫師
- 前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講師
- 前中台科技大學牙技系、放射系兼任講師
-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理事暨資訊主委
- 台灣牙醫植體醫學會常務理事暨期刊主委
- 台中市牙醫師公會理事暨公關主委、出版諮議
-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植牙專科醫師甄審委員
- 國際口腔種植醫師學會(ICOI)– 植牙專科醫師甄審委員
- 科技植牙
- 口腔外科
- 牙周手術
- 齒顎矯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