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治療的原理

熱治療其實是一體兩面,除了可以被用作殺死腫瘤細胞的手段外,同時也可以影響人體的免疫反應,例如人體受到感染會發燒。既然它的發展起源那麼悠久,且於1970年代就已了解腫瘤熱治療的原理,又為什麼直到現在才重新被重視呢?主因有二,第一:1990年代起,因為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的蓬勃發展,掩蓋了熱治療的光芒,但放化療發展到一定程度後,人們就開始追尋是否有其他治癌的方式;第二:醫療科技的進步,對於熱治療的掌握更準確,可進行「精準熱治療」。

對於腫瘤細胞而言,如果加熱到39~41℃就會造成腫瘤細胞暫時性的生長停滯,大於42~43℃即可依不同的加熱時間來造成不同程度的永久腫瘤細胞死亡,但要注意的是對一般正常組織也可能造成影響。

而針對腫瘤旁邊的微環境,熱治療也可達到一定的效果,意即要成功的把腫瘤殺死,除了腫瘤本身,週遭環境的改變也是重要關鍵,通常在腫瘤周邊的微環境一定是適合腫瘤生長的環境,但透過熱治療的方式,促進腫瘤周邊微血管循環變好,同時間搭配化療藥物就可以幫助藥物更容易到達腫瘤所在的位置。又以放射治療為例,放射治療是需要氧氣的,藉由氧氣可增加放射線所產生之自由基來殺死癌細胞的效果,但腫瘤旁的微環境大部分是缺氧的,所以如果改善循環就會提高攜氧能力,更能有效的殺死腫瘤細胞。另外,也可透過熱治療來改變腫瘤周邊的PH值或養分組成,讓本來是適合腫瘤生長的環境轉變成不利腫瘤生長的逆境。

熱治療的原理
Scroll to top